去年秋拍,在上海某拍賣行秋拍之錢幣專場,以82萬元人民幣落槌的一枚宣統(tǒng)三年大清“長須龍”銀幣,是一年前藏家從香港以32.86萬美元拍回來的,短短一年多就大幅縮水過半。不僅如此,無論從拍賣會還是古玩市場看,銀幣的成交狀況均不理想,為什么會如此呢?
筆者以為,除了經(jīng)濟大環(huán)境和當初過度炒作導致虛高或有價無市等原因外,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鑒定難,如今連很多行內(nèi)人都不敢再碰銀幣這塊“燙手山芋”了。原因有二:其一,近些年,來自臺灣等地的制假高手在機制幣造假方面的水平之高可謂“天衣無縫”,鑒定難度越來越大;其二,鑒定界水平參差不齊,個別專家濫竽充數(shù),使銀幣收藏這一領域“雪上加霜”。
筆者記得前不久就見到一檔鑒寶節(jié)目中,一位所謂“專家”煞有介事地為銀幣收藏者指點迷津:“鑒定銀幣的方法關鍵是要吹一下,然后放在耳邊聽,有聲音就說明是銀幣,沒有聲音就說明不是銀幣……”此專家的一番言論簡直令人哭笑不得,不知道此專家是不是電影、電視劇看多了,把先輩用銀元買東西的畫面記得太牢了,以至于將影視上那些試銀元的方法當成了法寶。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,不僅銀幣會發(fā)出聲音,合成幣也會發(fā)出聲音,只是發(fā)出的聲音不同而已,更何況真銀****也不乏其例。負責任地鑒定一枚銀幣,需要多方觀察,鑒定銀幣不僅要聲音對,而且還需要從圖案、做工、質(zhì)地、齒邊、包漿、重量等多方面因素去考查。筆者曾見一位“行家”,拿起別人收藏的一枚不錯的銀幣,直接往水泥地上一摔,然后斬釘截鐵地說:“一聽聲音就知道是假的!”這顯然都是違背常識的做法。我倒想請教一下,萬一把人家的銀元磕出品相問題,又該如何收場呢?